首页

女王の厕便器

时间:2025-05-24 23:50:09 作者:财经深一度|创新激发增长动能 民营上市公司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浏览量:10488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本市场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平台。近期,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民营上市公司“成绩单”出炉。在资本市场助力和民营企业向“新”发展实践下,民营上市公司韧性与活力持续释放。

  目前,A股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是民营企业。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约八成公司是民企,新三板约九成是民企。

  2024年,分板块看,沪市主板民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高于市场整体水平。多项经营指标呈现优化:总资产周转率同比转增,存货周转率同比提升,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幅逐季扩大。科创板中,有195家民营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41家营业收入增速超50%,86家净利润增速超50%。

  深市和北交所民企同样呈现经营质效提升态势。深市方面,2024年深市民营企业中超七成、1586家公司实现盈利。北交所中,2024年67%的民企营业收入保持增长,26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民营上市公司经营质效提升,离不开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坚持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民营上市公司创新活力强劲,整体研发强度4.19%,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A股不同板块均呈现这一趋势。据统计,沪市主板民营企业全年研发投入达2664亿元,研发强度高于主板整体水平。科创板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合计为846亿元,同比增长5.31%。深市民营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5287.77亿元,同比增长4.12%。

  其中,有多家行业或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10%的公司也为数不少,多集中在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高技术领域。

  从上市、融资到各项机制安排,资本市场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金融助力。

  北交所2024年新上市公司中,九成为民营企业,融资金额合计超40亿元,有效支持了企业创新发展。深市民营企业积极利用股权激励工具发挥长效激励作用,约200家民企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或员工持股计划,规模超20万股。回购增持贷款引导效果明显,沪深北交易所不少民营上市公司公告回购增持计划,助力提升投资价值,强化投资者回报。

  在资本市场助力下,不少民营上市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投资信心亦稳步提升。以沪市科创板为例,有154家公司上市后营收实现翻番,70家公司净利润实现翻倍或扭亏为盈。2024年,科创板有160余家次民营上市公司公告拟投资建设新项目或项目建设进展。

  近年来,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出台。在上市公司年报中,不少新能源、先进制造、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公司提及相关政策对行业和企业的积极影响。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证监会近期表示,将做好民营企业股债融资支持,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快培育耐心资本,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做大。

  业内人士表示,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举措和资本市场助力下,民营上市公司研发创新和技术应用将获得更多支持,助力其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新华社 记者 姚均芳)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扎根科研一线 他们加快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研发步伐

近年来,青年科技人员中成长迅速,但也存在人才流失、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党和国家“破四唯”“立新标”“减负松绑”,助力青年人才“轻装上阵”。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科研氛围,推动科技人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将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经济发展中。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出版

“京津产业新城确定‘3+3+N’的产业定位,即培育智能科技、生物医药、高端时尚消费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壮大装备制造、汽车及核心部件、新材料等3个优势产业,抢占未来智能、合成生物、新型储能、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天津武清区委副书记、区长许颖悟说。

海南省委巡视组原副组长吴杰被开除党籍

当地时间周二,国际金价上涨至历史新高。17日开盘继续上涨,伦敦现货黄金和纽商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双双涨破2470美元/盎司,金价上涨背后的推动因素是什么?

数说“新”变化丨增速位列全国首位!前三季度新疆外贸同比增长29%

器械组共产生两个第一名,分别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镁基可生物降解青光眼引流装置及眼内介入治疗技术”以及善启(重庆)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步态智能化诊疗整体解决方案”项目。

深圳已进入暴雨防御状态 暴雨预警升级为橙色

对于违规大功率电动自行车电池在电商平台销售的情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领域专家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规定,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他表示,“有关部门明确规定此类电池是不允许销售的,所以平台对违规销售此类电池属于应知明知的范围之内,那么平台在收到消费者投诉后,应当同时下架平台上其他相关产品,否则要承担连带责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